检测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性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我国工程领域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往的很多技术难题得到破解,为满足建筑的现代化功能需求,所应用建筑材料的种类也在相应增多。
构筑我们生存、居住、办公的空间几乎都是建筑材料,其原料取自于自然界中的黏土、矿石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很多建筑材料中具有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是指某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射线的现象。原子核的这种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或核衰变,发生衰变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虽然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其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被忽略,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危害更是不可预见和不易察觉的,并且它产生危害的潜伏期一般比较长。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含放射性物质的产品作了相关规定,要求其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使用伴生放射性矿渣和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石材做建筑和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控制标准。
在人们知识水平普遍提升的当下,人们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到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逐渐形成一个提倡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社会发展大背景,对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检测需求也愈发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放射性的危害
并不是所有存在放射性的材料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只有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含量超过一定的标准或限制将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诱发各种疾病。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主要源于其中包含的镭-226、钍-232、钾-40等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可释放出射线对人体产生辐射,镭-226衰变后产生的放射性气体氡,可被人体吸入体内
建筑材料放射性产生的γ射线能使原子发生电离,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使人体产生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确定效应是人体所接收的辐射量达到一定数值后,必定会发生的效应。人体的组织或者器官接收照射的剂量越多,那么组织或器官中被杀死的正常细胞就会越多,等多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有:牙龈出血、皮肤红斑、白细胞减低、脱发、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
只要人们受辐射量达到一定的数值,这种效应必定会发生,如导致人体组织或者器官产生此效应的剂量是每年500毫希沃特,发生白内障的剂量是每年150毫希沃特。一般地区的天然放射量是每年0.25毫希沃特,远远低于会诱发病变的限量。
随机效应是建筑材料放射诱发癌症的概率。当人体的器官和人体组织受到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影响时,这种材料的放射性元素会杀伤甚至杀死组织或器官中的一些正常的细胞。当放射量较小时,人体组织或器官中被杀伤甚至杀死细胞较少,对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影响较小。但是,人体组织或器官中被杀伤的细胞要进行修复,这些被修复的细胞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异转变成癌细胞,最终诱发癌症的产生。在随机效应中,任何小的放射量都有可能引起癌症的病发率。
因建筑材料放射性的影响而造成各种疾病甚至是癌症的严重程度与受放射量多少没有关系。由此而引发的病变可以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发生,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建筑材料发射性物质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除了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危害,当人体生殖细胞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影响,还将会不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影响到后代人的健康。
检测标准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限值及其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
在常见的建筑材料中,石材、石灰、水泥以及砖瓦等材料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质,对于此类建筑材料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千万要引起重视,绝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常见的需要进行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的建筑材料有:工业废渣和矿渣(炉渣、煤矿石、高炉矿渣、特种冶金渣、粉煤灰等),砂石、黏土、矿石等原材料(河砂、毛石、石灰、花岗石、回填土、三合土、艺术石、水泥、石子等)或制成产品(大理石、砖、人造花岗岩、饰品、石膏板等),和其他一些未列出但需要检测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
注意事项
对于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控制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不能片面依赖某一种手段和方法。在选择建筑和装饰材料时,也要优先选择市场上知名品牌的高质量材料,切勿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产品质量。对于在外地生产引进过来的建筑材料,要认真查验相关手续及证明材料,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此外,要控制降低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危害,项目选点也至关重要,要确保项目实际建设区域土壤中的放射性含量在合理水平范围内,尽量避开空气不流通及尾矿坝等不利于控制和降低放射性物质的区域。
中钢国检为您推荐从放射性的危害看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的重要性。我们将将随时为你解答关于产品和服务的疑问,同时你还可以了解检测小知识其它信息或浏览常见问题。